今日新鲜事 - 发现热搜榜和排行榜

“增高针”真的能让孩子长高吗?专家揭秘:滥用风险大,需谨慎!

今日新鲜事 AI生成 2025-01-04 14:36

 

在追求孩子身高的道路上,家长们可谓是费尽心思。从补钙到吃营养品,再到听说可以打“增高针”,许多家长都跃跃欲试。但“增高针”真的能让孩子长高吗?滥用又会有哪些风险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聂女士的儿子今年11岁,身高只有142.5厘米。尽管平时胃口好、运动量大,但身高却比同龄孩子矮了一截。这让聂女士十分焦虑,她听说有人给孩子打“增高针”,便也想尝试。然而,这一想法却遭到了丈夫的反对。

同样,浙江的姜先生也因为女儿的身高问题而苦恼。他女儿今年13岁,身高161厘米,本属正常范围,但看到女儿的同学朋友普遍较高,姜先生还是决定带女儿去医院检查一下,看看是否需要打“增高针”。

“增高针”,医学上称为生长激素替代治疗,主要用于生长激素缺乏的儿童。通过注射生长激素,可以刺激骨骼生长,从而达到增高的目的。然而,并非所有身材矮小的孩子都适合打“增高针”。

聂女士和姜先生带着孩子来到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进行检查。经过全面评估,医生发现聂女士的儿子虽然身高略低,但骨龄偏小,还有自然长高的空间;而姜先生的女儿身高正常,且骨骺线已经基本闭合,因此两人都不适合打“增高针”。

那么,什么情况下适合打“增高针”呢?医生介绍,首先要确保孩子的骨骺线没有闭合,且身高明显低于同龄同性别儿童的平均身高,每年增长少于5厘米。同时,还需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查,包括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脑核磁等,以确定是否符合适应证。

然而,滥用“增高针”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医生提醒,如果孩子没有生长激素缺乏症等适应证,却盲目打“增高针”,可能会导致骨骼变粗变大、性征发育提前等副作用。此外,对于有潜在肿瘤风险或代谢类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增高针还可能加速肿瘤生长或诱发、加重病情。

因此,专家建议家长要合理预期孩子的身高,不要盲目追求理想身高而滥用“增高针”。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发育情况,定期测量身高并绘制身高曲线。对于早产儿、出生时体重低于5斤的儿童等特殊情况,家长更应提高警惕,必要时带孩子到医院内分泌科进行检查和治疗。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