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操场飞到「圈养」,“课间10分钟”去哪了?
文|林苑
“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压缩严重,很多学生连上厕所的时间都快没了”。
近日,一位一线人民教师的吐槽冲上各平台热搜,引发全网热议。据反映,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即使是20分钟的大课间。
近年来,“课间圈养”已经成为中小学普遍存在的现象,且在小学中尤为突出。下课铃响后,校园仿佛被按下“静音键”,几乎看不到学生户外活动的身影。
早在1982年,教育部印发的《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就明确要求,“保证学生课间十分钟到室外休息或活动”。
40年过去,被誉为“第二课堂”的课间活动为何变为了“集体静默”“文明休息”?对于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教育部做出的最新回应有哪些?本文试着解读。
课桌成为最小的“牢房”
“课间10分钟”俗称“小课间”,是中小学生每节课后休息放松、相互交流的调整时间,理应是学生时代的快乐记忆。
然而为了避免因学生课间纠纷或安全事故被追责,一些学校出于综合考虑,对学生采用了课间“圈养”模式。
一份中青报调查显示,在中小学课间纪律里,较常见的“三大规定”是禁止室内大声说话或谈笑、禁止出教学楼、禁止室外高声说话和嬉戏打闹。
部分学校的教师主张课后拖堂或提前上课,使得学生的课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就连喝水和上厕所的时间都无法得到保证。
一些学校会安排教师和学生干部在课间进行巡查、值周工作 ,一旦发生学生打闹、奔跑或者教室内的“交头接耳”,就予以口头警告、扣班级分、家长群点名批评等惩罚措施。
更有甚者在教室外的走廊安装分贝仪,检测到学生大声喧哗便会发出警报。
即使是一些硬件条件不错的学校,对于课间活动的设置也是能简则简。午间托管也用于作业布置或试卷讲授。
曾有教育部官员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怕学生一旦动起来就容易受伤,现在所有学校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新闻联播》主播李梓萌近日录制视频称,课间本来就是孩子放放松、透透气、动动手脚的时间。把孩子“按”在教室里,既背离“双减”精神,也有违教育部有关规定。最关键的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咱们做家长的,也不要太玻璃心,孩子万一出现了磕碰,不必兴师问罪,应该理性维权。”李梓萌说。
《光明日报》评论认为,为保证校园安全,我国教育部门设置了严格的校园安全制度。学校还可以通过设置专职安全员、购买学生人身安全保险等方式保障学生安全。如果学校前期做好这些功课,相信足以帮学生屏蔽大多数风险。
在体育大生意看来,小课间“禁足”的做法也是学校“重文轻武”的表现。
有分析认为,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学生体育课以及户外活动权重增加,不少学校选择以挤占“课间10分钟”的方式将教学时间变相延长,就此达到补充文化课的目的。
长期以来,中小学体育课不受重视的情况普遍存在。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等政策条款推动下,各地正在逐步落实关于学校体育课程开设内容、课时等刚性要求,要求小学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初中学校每周开设5节体育课、高中学校逐步增加课时。
在教育体系中,小学课业压力最小,课间户外活动权利应予以充分保障。但在现实中,小学生的课间自由却成为一大奢望。一些小学变本加厉地占用体育课及课间,使得孩子在经过40多分钟的“知识密集型劳动”后得不到休息,好动的天性也被压抑。
课间活动管理若只停留在安全层面,也忽视了对孩子全生命周期健康的考虑。12岁前是儿童脑神经及身体发育关键期,运动在其中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课间户外活动能够使儿童动作的协调性得到提高。
2022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已达到53.6%,久坐不动导致“小胖墩”规模节节攀升,身体素质持续下降。“开学一个多月后儿童精神科爆满”,一定程度上也与中小学课间无休有关。当长时间暴露在高度紧张的竞争环境中,再加上繁重的课业负担,孩子长远的身心健康权益,在一个个“课间静默”里被消减。
校园课间活动管理:教师两难,家长焦虑
梳理2023年发生的部分小学生课间游戏意外受伤案件发现,学校往往会承担20%-30%的民事责任。
在这些案件中,即使孩子年满8岁,法院仍会认定校方对学生所遭受的人身损害存在过错,只因为学校未能提供证据证明自己已经尽到了教育、管理责任。
此前,北京、上海等多地已出台了中小学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在法律层面对事故各方责任进行严格界定。部分学校也投保了“校方责任综合险”,由保险公司在其承保的责任范围内予以赔偿。这些校方责任险在一些地方由教育局以公开招投标形式统一采购。此外,许多家长也会选择为孩子购买学平险(学生意外保险)。
但对于一些学校和教师而言,将学生“圈”起来仍是“自保”首选,可以在管辖范围内将意外伤害发生几率控制在最低。
当前,许多学校为教师分配了繁杂的任务,包括但不限于教学、行政、沟通、调查、看护等,有时还要担任学生的“在校保姆”。
在工作重压下,一线教师长期处于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职业倦怠加剧。师生配比不均衡、学校体育场地短缺等问题增强了这种职业倦怠。在网络上,教师们纷纷吐槽“没精力教书”:“什么时候老师是老师,家长是家长,学生是学生”“填不完的表格和接龙”“什么都要和绩效挂钩”“请让教育回归课堂”……
有教师反映,“如果孩子的规则意识、自我管理没有尽早建立,进入小学后就会有行为问题发生。老师学校只能立严规,但就苦了有自律意识的孩子。”
家长同样怨声载道,不仅要在工作之余耗费大量精力辅导孩子完成体量十足的功课,还要积极参与家长群交流和打卡,甚至被要求到学校做志愿者,辅助老师展开班级工作等,倦怠情绪滋生。
在教育功利心驱动下,不少老师和家长则从内心希望孩子在课间也保持安静阅读的状态,将“双减”减掉的再加上。部分家长干预学校教育的意愿强烈,让教育的专业性与公平性得不到充分尊重。
也有家长在得知孩子在课间游戏受伤后发起非理性维权,频频上演“校闹”,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校园课间活动管理,一些学校也已接近达成教师、家长、学生的三方共识。
有学校总结,学生课间游戏受伤的根源在于“不会摔跤”,解决办法是在入学时的体育课或大课间先教会学生在玩耍时对危险的预判。一旦学生习得了正确的自我保护方式,意外发生的概率也随之降低。
部分教师的经验显示,小课间追逐游戏安全隐患较大,教师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孩子找到更安全的玩法。比如将课间的教室打造成智力竞技场,引入五子棋、象棋、魔方等游戏,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生“追跑打闹”。
一些业界人士则建议在小课间开展踢毽子、投壶、纸飞机等。在保障学生安全的同时,培养孩子对物理以及传统体育的兴趣。
想要完全缓解家校安全顾虑,还需多方协助。譬如针对校园体育设施缺乏的问题,让校园内的庭院空间毗邻教室,扩展小课间安全活动空间等。
11月3日,教育部有关人员回应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问题时表示,“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
这位负责人向新华社表示,教育部高度重视学生课间休息,202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教育部令第50号)明确,不得对学生在课间及其他非教学时间的正当交流、游戏、出教室活动等言行自由设置不必要的约束。在实际工作中,要求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
接下来,教育部将进一步督促地方和学校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规定——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坚决纠正以“确保学生安全”为由而简单限制学生必要的课间休息和活动的做法。
教育部将指导地方和学校科学实施管理和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室外场所设施排查和人员值守,加强学生安全常识教育,把安全事故风险降到最低,让孩子们快乐放心活动。
同时,将要求学校密切家校社协作,争取家长理解和社会支持,共同努力保障学生课间正常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体育老师当班主任,让“体回归教”
“课间10分钟”学生难出教室,折射体育教育之殇。在对中小学教育的刻板印象当中,凡是班主任教的科目,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都会有保障。
反对“体育老师当班主任”的家长认为,体育老师并不精通文化课知识和考试技巧,对学生的成绩提升没有任何帮助。
但事实表明,不少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其所带的学生学习成绩同样名列前茅。
体育老师管理班级的优势,一方面在于将学生喜爱的休闲活动融入班级建设,能够有效提升孩子运动健康意识,鼓励孩子们“动”起来,另一方面是营造轻松减压的学习成长氛围,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考虑到校园暴力的高发时间也在课间和上、放学路上,体育老师作为班主任在调停争端、化解矛盾方面也有一套方法。
近期,新华网跟踪报道了云南宣威市靖外明德小学实行“全员体育老师”政策,即全校教职工都参与到体育教学和学生活动组织当中。
此举最初仅仅是为了整治合校的校风校纪以及提高学生的凝聚力。但经过多年实践发现,这所乡村小学成为当地的体育强校,足球、篮球校队在各类比赛中多次摘得桂冠,探索出一条体教融合的新路。
结语:2023年我国小学入学人数超过2000万,已达近年峰值。课间活动本非成人意志操控的环节,“禁足”也不是学生的平安符。找回消失的“课间十分钟”,为校园户外活动松绑,让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传遍校园的每个角落,需要家校以及社会的共同努力。
注:本文所用图片来自Pixabay及Unsplash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