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工生育津贴遭截留,法律维权路漫漫:如何填补法规漏洞保障女性权益?
近日,四川乐山发生的两起女工生育津贴被截留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蒋慧和胡婉丽两位女职工在生育后,本应享受全额生育津贴,却仅获得与实际工资相等的部分,差额被公司截留。她们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历经漫长诉讼周期后,最终不得不接受调解,放弃全额津贴,并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这一事件再次将生育津贴发放问题推向风口浪尖,引发了对如何完善相关法规、堵塞漏洞的深思。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生育津贴是女职工在产假期间应得的工资性补偿。然而,一些企业却以已发放产假工资为由,私自截留生育津贴差额,用于内部平衡。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女职工的合法权益,也违背了国家保障女职工生育权益的初衷。
针对生育津贴被截留的问题,《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发现,尽管法律对生育津贴的发放有明确规定,但不同企业对规定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执行不一。一些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选择截留生育津贴差额,甚至将其用于其他目的。
专家指出,生育津贴的发放应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即生育津贴高于女职工原工资标准的,企业应全额支付;低于原工资标准的,企业应补足差额。然而,这一原则在实际执行中却往往被忽视或扭曲。
为了保障女职工的生育权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执行生育津贴政策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截留生育津贴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明确生育津贴的发放标准和程序,减少执行中的争议和漏洞。
此外,地方政府也应积极出台实施细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例如,可以借鉴广东、江苏等地的做法,明确规定生育津贴高于职工原工资标准的部分应全额支付给职工。
生育津贴是国家对生育女职工的特殊经济保障,是保障女职工生育权益的重要措施。确保生育津贴的全额发放,不仅是对女职工合法权益的尊重和维护,也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让我们共同关注女职工的生育权益保障问题,为构建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