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百亿幻想柱”倒塌,未批先建轻轨成城市之痛!
在广西柳州的桂柳路北侧,随着轰鸣声响起,一座座曾经寄托着柳州人轻轨梦想的墩柱应声倒地。这些墩柱,曾是柳州轻轨项目的象征,如今却成为了这座城市的“伤疤”。
回溯至2016年,柳州轨道交通1号线试验段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仓促开工。这场由时任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市长吴炜等人强推的项目,虽然备受市民期待,但始终未能获得“准生证”。郑俊康等人抱着“先上车再补票”的心态,一口气开工了好几条线路,然而,这场豪赌最终未能如愿以偿。
随着郑俊康、吴炜的相继被查,柳州轻轨项目也迎来了命运的终结。如今,这些斥巨资修建的轻轨墩柱仍密密麻麻地屹立在柳州的多条主干道上,被人们戏称为“幻想柱”。这些墩柱不仅占据了宝贵的城市空间,还严重影响了交通通行和居民生活。
为了消除这一城市“伤疤”,柳州轨道交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对部分墩柱进行拆除。在桂柳路北侧,长达百米的区域被围栏遮住,工作人员正驾驶挖掘机及吊车进行作业。随着一座座墩柱的倒塌,柳州人的轻轨梦也彻底破灭。
然而,这场轻轨梦碎的背后,却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据业内人士分析,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工程建设方式不仅加剧了地方债务压力,还超出了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此外,柳州轻轨项目的匆忙上马也引发了市民对政绩工程的质疑。不少市民认为,即便轻轨建成,柳州的客流量也无法支撑其运营,这是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
如今,随着“幻想柱”的倒塌,柳州轻轨项目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这座城市所留下的“伤疤”却难以愈合。未来,柳州将如何面对这一难堪的现实?又将如何规划和建设更加符合市民需求的城市交通?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在此次事件中,柳州再次登上了热搜榜。然而,与以往因螺蛳粉而出名的喜悦不同,这次的热搜却给柳州带来了无尽的伤痛和反思。希望柳州能够从这次事件中汲取教训,更加谨慎地规划和建设城市交通,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务。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