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震谣言揭秘:AI生成“废墟小男孩”图引热议,监管亟需加强
在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的6.8级地震牵动人心之际,网络上却出现了关于震区的不实信息,其中一张“被压在废墟下的小男孩”的图片尤为引人注目。这张图片中,一名戴帽子的小男孩被困在倒塌的废墟之下,全身布满尘埃,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与担忧。然而,真相却是这张图片由AI生成,且图中孩子的左手竟显示为六根手指,这一细节被细心网友发现。
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这张AI图片的创作者何先生,其创作初衷是为了反映战争废墟下孩子们的生存环境,传递和平愿望。然而,他未曾料到,自己去年11月发布的视频素材竟被他人盗用,并与西藏地震事件关联在一起,误导了众多网友。何先生表示,现在他在所有平台都关闭了作品的下载功能,以防再次被盗用。
对于这一用灾难博取流量的行为,法律人士表示严厉谴责。他们指出,用“假图”关联真实事件的行为违背了社会公序良俗,有扰乱社会秩序之嫌,将面临法律处罚。同时,记者也发现,使用一款剪辑软件,仅需30秒就能生成一则所谓的“地震报道”,且软件中并未要求用户标注“AI生成”字样。
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呼吁建立统一的规范要求,避免AI以假乱真。吉林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宋轩表示,无论是个人上传的AI生成内容,还是软件、平台发布的AI生成内容,都必须遵守披露和声明原则,明确标注出内容是由AI生成的。此外,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也曾发布相关征求意见稿,要求在图片的适当位置添加显著的提示标识。
然而,在此次新闻事件中,原本AI视频的发布者标注了AI生成,但在他人盗用过程中,却对AI生成的标注信息进行了模糊处理,从而误导了受众。因此,专家指出,除了AI生成软件和生成者要肩负起责任外,平台也应加强监管,利用技术手段、人工审核等多方式加强对地震等突发信息的管控。同时,相关的立法、执法也需要加强,并在全社会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和科普工作,提高公众的辨别力。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