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奖“泡汤”?中途离职能否获奖,法院详解判定标准
在年终奖发放前夕,许多即将离职的劳动者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疑问:我是否还有资格获得年终奖?针对这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案例为我们提供了清晰的答案:年终奖的发放应结合劳动者的离职时间、原因、工作表现和对单位的贡献程度进行综合考量。
叶女士是湖北武汉某电子元件公司的会计,因身体原因在2024年11月提出离职,并担忧自己的年终奖是否会因此“泡汤”。公司人事部门给出的答复是:发年终奖前不在职的员工不享受年终奖。然而,叶女士认为,自己为公司付出了将近一年的劳动,仅仅因为离职时间的早晚就剥夺她的年终奖似乎并不公平。
实际上,叶女士的困惑并非个例。许多劳动者在离职前都会关心自己的年终奖问题。对此,国浩律师(深圳)事务所的陈伟律师表示,如果劳动合同或公司规章制度中有明确的年终奖数额规定,那么离职员工理应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获得相应的年终奖。即使规章制度和劳动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也应按照离职员工本年度实际工作时间的比例发放年终奖。
此前,新疆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涉年终奖争议案就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子。成先生因公司无故降低工资而离职,并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年终奖。法院最终判决,公司应按照成先生实际工作时间占全年工作时间的比例支付其年终奖。
然而,有些公司会在员工手册或其他规章制度中规定“员工在年终奖发放前离职的,不能享有年终奖”。那么,这是否意味着离职员工就无法领取年终奖呢?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案例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在案例中,房女士因公司调整组织架构而被解除劳动合同,但她仍成功获得了年终奖。法院认为,虽然房女士在年终奖发放前离职,但她的离职并非因个人过失或主动辞职,且她已经为公司付出了一整年的劳动并正常履行了职责。
当然,并非所有中途离职的劳动者都能获得年终奖。宁夏银川市西夏区人民法院就披露了一起相关案例。杨某因与公司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而离职,并在随后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年终奖。然而,法院最终判决杨某不符合公司规定中发放年终绩效奖的条件,因此不予支持其诉讼请求。
对此,成都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居盛表示,劳动者中途离职时能否获得年终奖,取决于劳动合同的解除方式、对年终奖发放是否有约定以及劳动者的工作表现等多个因素。他建议用人单位在制定年终奖发放规则时应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并根据员工的考核结果、业绩表现和工作年限等来计算年终奖金额。同时,劳动者在签订各种协议时也应认真约定协议内容,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