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 发现热搜榜和排行榜

“狂吃”车厘子竟会中毒?揭秘车厘子食用真相,让你安心享美味!

今日新鲜事 AI生成 2025-01-12 15:56

 

随着春节的临近,车厘子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水果。然而,近期有网友爆料称,因大量食用车厘子后出现恶心、胃痛、腹泻等症状,甚至传言车厘子吃多了会导致铁中毒和氰化物中毒。这让不少消费者对车厘子望而却步。那么,车厘子到底还能不能吃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大量食用车厘子易致消化不良

近日,有网友自称在一次性吃了三碗车厘子后,出现了拉肚子、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专家汪玲羽指出,车厘子富含纤维素,不易被人体消化,尤其是脾胃虚弱的人群更应谨慎食用。一次性过量摄入车厘子,很可能引发肠胃炎等症状。此外,如果车厘子不够新鲜或发生霉变,还可能造成食用者急性肠胃炎。同时,湿热体质的人也要少吃车厘子,以免出现上火表现。

二、适量食用车厘子不会铁中毒

铁中毒是由于摄入过量铁元素引起的。然而,车厘子的铁含量并不高,每100克仅含0.36毫克铁。以一个体重60公斤的成人为例,要达到铁中毒的剂量,需要摄入约333公斤车厘子,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适量食用车厘子不会导致铁中毒。

三、车厘子核仁含氰苷,但果肉安全

关于车厘子导致氰化物中毒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氰化物通常存在于植物细胞中的氰苷形式,而车厘子的核仁确实含有氰苷。但值得注意的是,车厘子的果肉并不含氰苷。氰苷本身无毒,只有在植物细胞结构被破坏时,才会生成有毒的氢氰酸。然而,由于人们一般不会刻意去吃车厘子核仁,因此因车厘子导致氰苷中毒的情况非常罕见。

四、安心享用车厘子的小贴士

首先,要明确的是,车厘子中的氰苷物质主要集中在核仁中,果肉是安全的。其次,氰苷对热不稳定,彻底加热可以有效去除。因此,在食用车厘子时,只需注意不要吃果核,同时确保水果新鲜即可。只要不是刻意去嚼果核,吃水果导致氰苷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