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动助力系统失效是什么意思
【太平洋汽车网行业频道】或许,特斯拉正面临其历史上最大的危机公关,没有之一。
美国当地时间4月17日,一辆疑似无人驾驶的特斯拉Model S意外撞上一棵树,导致两人在火灾中丧生。美国警方不得不搜查特斯拉的相关数据。
紧接着4月19日上海车展,河南安阳“刹车门”女车主提车维权。最终,舆论一致站在女车主一边。许多官方媒体点名批评特斯拉。不少车主拉横幅维权,网友愤怒…
迫于压力,特斯拉中国终于在4月22日公布了行驶数据,看似撇清了责任,但事实是这样吗?
4月22日下午,特斯拉中国正式向市场监管部门提交了事发前半小时的车辆原始数据:
当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刹车踏板时,数据显示车速为118.5公里/小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速持续下降,碰撞前车速降至每小时48.5公里。
此外,特斯拉还公布了事故发生前30分钟的车辆状况:在事故发生前的30分钟内,司机正常驾驶车辆,有40多次踩刹车踏板的记录,车辆时速超过100公里,多次停车。
这组特斯拉数据与一个月前披露的信息基本一致:ABS、紧急制动等。工作正常,刹车系统正常。言下之意,特斯拉对此事不负责任,甚至AEB功能在关键时刻救了车主一家的命。
即使公布了数据,仍然存在一些疑问:
第一,有没有可能篡改?目前,该事件已被国家政府介入。篡改数据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严重的结果可能是停产停售,所以可能性不大。
第二,为什么车速和女车主的描述相差这么大?据女车主介绍,事发路段在景区附近的两个红绿灯之间。按照常理,不会以120公里的时速行驶。因此,政府部门有必要结合其他行车证据来区分谁是真谁是假。
第三,除了河南安阳的受害者,海南等地也发生了多起类似的刹车失灵事件。既然特斯拉没事,为什么故障频发?这是核心问题。
我们之前已经讨论过为什么特斯拉会出现“刹车僵硬”,也就是踩不到刹车:
第一种猜测与特斯拉采用的博世iBooster制动系统有关。
与全球市场上的大多数电动汽车一样,特斯拉采用了博世iBooster制动系统,以满足自动驾驶控制和能量回收的设计要求,该系统将制动踏板的开闭角度转换为电子信号来控制制动力。
在踏板较浅或者非低速的情况下,他们会优先让车轮带动电机反转发电实现动能回收,也就是单踏板模式,同时达到减速的目的。当制动力消失后,刹车会变得异常僵硬,有一种踩不动的感觉,让人很不舒服。
不过目前大众、通用、本田等多家车企都在使用这个系统。为什么只有特斯拉的刹车失灵?显然可以推测博世iBooster制动系统与之关系不大。
第二,特斯拉自己的软件存在bug。
有业内人士分析,刹车系统和特斯拉之间的电控信号存在一些bug。车主在紧急情况下踩紧刹车,制动助力泵就会失灵或者压力太小,最终导致刹车失灵。但如果系统偶尔出现难以重现的bug,事故发生后很难判断车辆本身有问题。
所以在国家权威部门还没有公布结果的情况下,无论是硬件问题,软件错误,还是车主操作问题,谁都很难给出一个100%的答案。事实上,关于刹车的罗生门事件在汽车行业并不少见。
2018年奔驰曾发生“120km/h高速行驶定速巡航故障”事件,刹车、档位空等同时出现故障。据车主说,是打开车门才减速停车的。有人分析定速刹车、挂挡空挡和巡航故障不可能同时发生,认为车主操作不当,甚至被称为骗子,也有人将其归咎于奔驰。
但可惜的是,即使我被央视采访过,真相难言,不了了之。
展望未来,2009-2010年丰田刹车门事件震惊全球,迫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召回900万辆汽车,成为丰田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召回事件,甚至形成了政治阴谋论。
但两年后,美国政府给出的报告指出,丰田的电子刹车控制系统没有问题。
从奔驰到丰田的刹车事件到现在的特斯拉刹车门,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舆论的压力刺激事件的发酵,但却是主观情绪越强烈,越难偏离事实真相。作为一个合格的吃瓜人,应该尊重客观事实,用专业的证据说话,等待真相。
但往好的方面看,舆论在引导整个汽车行业乃至全社会高度关注电动车制动问题,也是一件好事。就像丰田的刹车门一样,越来越多的车企采用刹车优先系统,这对行业和消费者来说是双赢的。
担心数据
除了思考刹车失灵,数据问题也需要引起全民关注。
如前所述,特斯拉提交的数据是否被篡改过?假设特斯拉的数据真实无误,问题又来了。应该交给哪个第三方机构检测监管?
3月份,海南特斯拉车主刹车时,特斯拉请海南捷安通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对事故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车辆制动系统合格。但当有记者打电话走访第三方检测公司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他们不能做相关检测”,有点三缄其口的意思。
目前智能电动车还处于爆发的初级阶段,缺乏鉴定标准和法律法规,组织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很少有权威、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智能汽车的后台数据进行收集、采集和测试。
但是智能汽车的发展速度比较先进,软件化程度越来越高,传感器也越来越多。根据研究,估计一辆车在测试过程中每天可以产生10TB左右的数据。
此外,还有数据安全的问题。不久前,特斯拉被曝车内摄像头监控车主,陷入数据安全疑云。这不仅涉及行车安全和用户隐私,还涉及国家安全。
因此,目前需要在安全认证、安全防护、数据保护、威胁监测、测试验证等方面完善智能汽车的第三方监管。,并提出一套完整的安全解决方案。
2020年初,国家发改委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明确提出建设国家级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制基础平台。相信随着政府监管的推进,数据会真实、可验证、可信。
服务中的困难
服务是特斯拉维权事件的第三次灵魂拷问。
如果刹车失灵是事件的根源,那么特斯拉在消费者和网友眼中的强硬态度就是导火索。作为弱势群体之一,消费者维权不易。虽然护顶是极端行为,但却是无奈之举。
作为强势一方,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同时,为自己的品牌象形图辩护无可厚非,但试图与消费者平等对话,未必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尤其是目前特斯拉正处于品牌发展期,需要精心培育和服务种子用户,否则千里之堤,易毁于蚁穴。
到底什么是好的服务?是蔚来默想了无数遍的用户运营,就像海底捞和摩登中国奶茶店把顾客当上帝一样。顾客至上永远是一条铁的金科玉律,尊重消费者是所有企业的必修课。
这也给了其他新生力量一个教训。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3.3万辆和51.5万辆,同比增长3.2倍和2.8倍。以韦小立为首的三大新势力的月交付增长率也达到了3倍左右,蔚来的月交付量也达到了7000辆以上。
而新直营店建设成本高,服务体系发展容易跟不上用户的快速增长。再者,由于从业人员经验不足,培训不够,容易导致服务参差不齐。
特斯拉现在的情况其实和丰田的刹车门有点类似。也处于高速增长期,也处于巨大的舆论漩涡中。丰田做出了一系列真诚的道歉,丰田章男在现场流下了眼泪,以重获消费者的信心。特斯拉也逐渐明白了这个道理。虽然真相未明,但至少事件朝着良性发展。
正如央视评论“特斯拉事件将成为重构车企与消费者良性关系的标志性事件”一样,警惕其他新生力量把用户放在第一位,高速增长要以消费者利益为前提。
这也是在智能电动车爆发前夕,对整个行业的一次沉重警示。思考制动问题和数据识别不仅仅是特斯拉汽车公司的事情。(文:太平洋汽车网曾惠均)
编辑推荐阅读:
上海车展特别策划:从维权风暴看车企眼中的智能汽车安全
我恐怕不能告诉你特斯拉车顶的女性维权是谁负责的。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