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 发现热搜榜和排行榜

保质期找不到、看不清?食品标识新规出台,解决保质期“难寻难辨难算”问题

今日新鲜事 AI生成 2025-03-28 09:10

 

消费者在选购食品时,往往关注食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然而,记者调查发现,部分食品外包装上的这些信息存在“找不到、看不清、不易算”的问题,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近日,市场监管部门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调研。记者走访了浙江、北京等地的商场,发现不同食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与保质期等信息标注的位置、大小和颜色差异显著,部分食品标签仿佛在和消费者玩“捉迷藏”。有的生产日期打在瓶盖上,字体与瓶盖融为一体,难以辨认;有的喷码模糊,容易脱落。

针对这些问题,市场监管总局去年发布了相关公告,鼓励企业优化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识的字体、颜色及位置,以提升信息的识别度。近段时间,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加大了摸底巡查力度,重点检查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关键信息的清晰度。

杭州市临平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流通监管科科长徐黎表示,食品标识应当用比较明显的版面来展示,让消费者能够马上找到;标识的字体要符合一定要求,颜色与背景要有对比,让消费者能够醒目地看到。

然而,由于此前发布的公告仅为鼓励性措施,企业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商品包装标识的改进涉及标签设计、包装线改造等多个环节,需要一定的投入。目前,市场上虽然能看到一些已经优化整改的食品标识,但整体进度不一。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市场监管总局正式发布了《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有针对性地解决了老百姓反映强烈的食品标识问题,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经营司综合处副处长刘沐雨介绍,新办法要求在包装的主要展示版面设置独立区域标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使用与背景颜色对比明显的文字数字,并按照年月日的顺序直接标注保质期到期日,无需消费者另行计算。

此外,新办法还明确规定了食品标识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以欺骗、误导、夸大等方式作虚假描述,不得标称“特供”、“专供”、“内供”党政机关或者军队。同时,为避免食品名称欺骗误导消费者,要求食品名称应当反映食品真实属性。

对于网络食品交易,新办法也提出了明确要求。网售食品应当在销售的主页面刊载食品标签的主要信息,且要与实际销售的食品保持一致。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建立食品标识信息检查监控制度,设置专门的机构或者指定专职人员对网售食品刊载信息进行检查,如发现违法违规情况,要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并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报告。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