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日使馆紧急预警!中国公民频陷百万级电诈陷阱,留学生/游客成'高危目标'
5月1日,中国驻日本大使馆通过官网、海外社交媒体等多渠道发布《关于防范新型电信诈骗的紧急安全通告》,披露近期在日中国公民遭遇的电信诈骗案件呈爆发式增长,单案最高涉案金额突破300万日元(约合14.3万元人民币),部分留学生及游客因误信"跨境追责""虚拟货币解冻"等话术,累计损失超800万日元(约38万元人民币)。
▍新型诈骗三大"精准收割"套路
-
"冒充公检法"升级版
诈骗分子伪装成"中国驻日使馆工作人员",通过改号软件显示0081-3(日本东京区号)开头的官方号码,声称当事人涉及"国际洗钱案",需配合"线上笔录",诱导其下载屏幕共享软件(如AnyDesk、TeamViewer),实时监控银行账户动态。 -
"虚拟货币"连环套
以"日元汇率波动需紧急避险"为由,诱导受害者将存款兑换为USDT(泰达币)等虚拟货币,再以"操作失误资金冻结"为由,要求缴纳30%"解冻保证金"。东京某大学留学生李某(化名)因此被骗180万日元。 -
"熟人绑架"心理战
通过AI换脸技术伪造亲属被绑架视频,利用时差制造"紧急救援"场景。大阪某公司职员王女士因误信"儿子遭绑架"视频,向指定账户转账260万日元,事后发现视频中人物嘴型与声音完全错位。
▍高危人群画像:留学生/游客占比超7成
- 留学生群体:语言障碍+社会经验不足,易轻信"使馆来电""国际快递清关"等话术
- 游客群体:境外漫游时网络环境复杂,易误触钓鱼链接(如"免费Wi-Fi""汇率换算APP")
- 独居华人:因缺乏本地社交支持,易被"紧急医疗费""法律诉讼"等话术胁迫
▍大使馆防诈"三不原则"
- 不轻信:官方通知仅通过使馆官网及"领事直通车"公众号发布
- 不转账:使馆不会索要银行账户、密码或要求转账至"安全账户"
- 不共享:拒绝任何屏幕共享、远程控制请求,立即挂断可疑来电并拨打+81-3-3403-3065核实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