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魂!大爷取快递遇‘百万保障’连环套,17万养老钱秒被掏空!新型‘快递+服务扣费’骗局曝光,速转家人!
近日,北京、江苏等地接连发生针对老年人的“快递取件码+百万保障”复合型诈骗,多名老人因一条“虚假取件码”短信,陷入“服务扣费”连环骗局,存款瞬间清零。警方紧急提醒:此类骗局专盯老年人,警惕“快递+服务”话术陷阱!
一、新型骗局拆解:从“取件码”到“百万保障”的48小时诈骗链
- 第一步:精准投递“虚假取件码”
- 话术伪装:诈骗短信以“【XX快递】您的包裹已到驿站,取件码XXXXXX”为模板,仿冒“中通”“韵达”等常见快递公司。
- 精准筛选:通过非法获取的老年人手机号数据库(如“保健品推销名单”“老年大学报名信息”)定向发送。
- 第二步:制造“服务扣费”恐慌
- 冒充客服:老人回拨短信中预留的“客服电话”后,对方谎称“系统检测到您开通了百万保障服务,每月自动扣费800元”。
- 心理施压:强调“扣费已生效,24小时内不关闭将影响征信”,迫使老人急于“止损”。
- 第三步:诱导下载“云客服”黑软件
- 远程操控:引导老人下载“云客服”“远程协助”等非法APP,通过屏幕共享获取手机银行账号、密码、短信验证码。
- 资金转移:以“验证身份”“解绑服务”为由,分多笔将存款转至境外账户,全程耗时不超过30分钟。
二、董大爷17万被盗实录:48小时诈骗链全还原
- Day1 14:00:董大爷收到“虚假取件码”短信,前往驿站取件未果,回拨电话。
- Day1 14:15:诈骗分子称其“误触开通百万保障”,需下载“云客服”关闭服务,否则次日扣费。
- Day1 14:30:董大爷在对方指导下开启屏幕共享,输入银行卡密码及验证码。
- Day1 14:45:17万存款被分5笔转至境外账户,银行客服电话被诈骗分子屏蔽。
- Day2 09:00:董大爷发现账户异常报警,警方追踪资金流向时,赃款已通过虚拟货币洗白。
三、老年人为何易中招?三大漏洞曝光
- “快递依赖”心理防线薄弱
- 数据支撑:60岁以上老人日均收快递2.3件,对“取件码”信任度超80%,易忽视短信真实性核查。
- 典型话术:“您有3个包裹未取,点击链接查看详情”“包裹破损需二次确认收货”均为常见诱饵。
- “服务扣费”认知盲区
- 知识断层:多数老人不知“百万保障”实为微信/支付宝免费服务,易被“扣费”话术误导。
- 诈骗升级:从“快递丢失理赔”转向“服务扣费解绑”,利用老年人对电子支付规则的陌生感。
- “屏幕共享”技术陷阱
- 操作风险:80%老年人不会主动关闭屏幕共享功能,导致密码、验证码全程泄露。
- 黑产工具:诈骗分子使用的“云客服”APP内置木马病毒,可绕过银行短信验证拦截。
四、警方紧急提醒:老年人防骗“三查三不”口诀
- 三查:核验信息真实性
- 查快递:通过官方APP或电话核实取件码,不轻信陌生短信链接。
- 查客服:要求对方提供工号、公司全称,挂断电话后回拨官方客服热线(如微信支付95017、支付宝95188)验证。
- 查软件:不下载非应用商店上架的APP,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拦截风险。
- 三不:严守资金安全线
- 不共享屏幕:任何要求“远程协助”“屏幕共享”的操作均为诈骗。
- 不透露密码: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是最后防线,宁可损失利息也不泄露。
- 不转账汇款:涉及“解绑服务”“验证资金”的转账要求一律拒绝。
五、延伸案例:全国多地频发“快递+”新型诈骗
- 案例1(上海):张大妈收到“快递破损理赔”短信,按指引操作后,银行卡被盗刷12万元。
- 案例2(广东):李爷爷被诱导加入“快递会员群”,点击“领红包”链接后,手机被植入木马病毒,存款全失。
- 警方行动:2024年一季度,全国公安机关捣毁“快递+”诈骗窝点237个,抓获犯罪嫌疑人1860名,但案件仍呈高发态势。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