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 发现热搜榜和排行榜

警惕!免密支付陷阱多,教你如何轻松避坑保护钱包

今日新鲜事 AI生成 2024-09-14 09:54

 

 

警惕免密支付陷阱,消费者需加强自我保护

近年来,免密支付、先用后付等便捷支付方式风靡网络,为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购物体验。然而,这些看似便捷的支付方式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陷阱,让不少消费者“中招”。从孩子误操作导致巨额损失,到老人不慎下单后的退货难题,免密支付引发的消费纠纷屡见不鲜。

案例警示:孩子误操作,家长损失惨重

刘女士的遭遇令人警醒。其11岁的女儿在玩游戏时,短短一个月内通过免密支付绑定了父母的信用卡和花呗,导致3万多元的损失。而这一切,刘女士竟毫不知情,直到收到还款通知才恍然大悟。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免密支付的安全隐患,也提醒家长们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监管。

律师解读:免密支付侵犯消费者权益

针对免密支付引发的消费纠纷,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晓光指出,如果免密支付等设置导致消费者无法全面有效知悉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无法自主决定购买与否,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他建议消费者在遇到此类问题时,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并及时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法院判例:误操作需自行担责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的一起判例也为消费者敲响了警钟。石女士因误碰广告弹窗在某网络平台上通过免密支付预订了酒店住宿,但随后要求取消订单却遭拒。法院经审理认为,石女士虽主张误操作导致下单并支付,但预订时网络页面已明确提示取消规则且其本人已阅读并同意相关协议。因此,法院最终判决驳回石女士的诉请。这一判例提醒消费者在网上提交订单前需仔细阅读规则并谨慎操作。

如何避坑?专家支招

面对免密支付的种种陷阱,消费者应如何自保?专家建议:

  1. 提高警惕:加强对免密支付等便捷支付方式的认识和了解,警惕其背后的安全隐患。
  2. 仔细阅读条款:在开通免密支付等服务前务必仔细阅读相关服务条款和协议内容。
  3. 设置支付限额: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设置单笔和单日免密支付限额以降低风险。
  4. 定期检查账户:定期查看账户交易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5. 及时投诉举报:遇到消费纠纷时应保留好相关证据并及时向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或市场监管部门投诉举报。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律保障。消费者应充分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营造一个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