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惊叹DeepSeek准确性:AI辅助医疗引热议,专业判断仍不可替
近日,广东一名医学博主在网络上发帖分享了一段有趣的经历:他为病人开具了治疗方案,却遭到患者使用DeepSeek查询后的“质疑”。令人意外的是,博主在重新查阅医学指南后发现,指南已经更新,与DeepSeek的建议不谋而合。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医生纷纷表示曾有过类似遭遇。那么,DeepSeek究竟有多厉害?它的治疗方案靠谱吗?未来是否会取代医生?23日,新闻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医学博主遭DeepSeek“挑战”
2月22日,广东医学博主“孤芳自赏”发帖称,自己被患者用DeepSeek查询后的结果“质疑”了治疗方案。这一帖子迅速走红,截至23日14时,已收获15.2万点赞、近3万条评论和1.1万收藏。博主表示,患者在查询DeepSeek后,对治疗方案提出了疑问。经过核实,他发现DeepSeek的诊断结果是正确的,只是由于医院某些药物缺货,所以采用了替代药物。
医生遇患者携DeepSeek诊断开药
无独有偶,深圳某医院医生孙先生(博主“幻空°”)也遇到了类似情况。2月16日,他在门诊时,有患者直接拿出DeepSeek给出的处方建议要求开药。孙医生表示,从治疗灰指甲的角度来看,DeepSeek给出的处方是可靠的,但关键在于诊断的准确性。他最终给患者开了药,并表示会与患者充分沟通,告知用药风险。
专家观点:AI辅助,但不可完全替代医生
面对DeepSeek在医疗领域的“崭露头角”,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主治医师胡伟表示,虽然AI在某些医疗领域表现出色,尤其是在影像学方面,但准确诊断病情及分期对于AI来说仍是一大挑战。医生在查体过程中,需要依靠听、触、看等方法准确判断患者身体状况,这是AI难以完全替代的。
胡医生指出,AI给出的治疗方案可能准确且最新,但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考虑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临床经验和数据进行调整。如果仅依赖AI生成的治疗方案,可能会缺乏个性化和灵活性。
孙医生也认为,DeepSeek是一个有用的工具,医生和患者都可以借助它来获取帮助。但对于一些小问题,DeepSeek的诊疗还算可以,至于未来是否会替代一些简单的诊疗,他表示尚不确定。同时,他也提醒患者,在使用DeepSeek时,要注意免责协议的提醒,对于医疗问题应咨询专业人士。
患者看病需理性对待AI
胡医生强调,对于那些对医疗知识了解不多的人来说,看到AI给出的诊断结果可能会感到困惑或焦虑。因此,患者在应用AI工具时,切勿盲从,应理性认知,破除对AI技术的迷思。同时,他也表示,AI可以作为医生的辅助工具,帮助提升诊断效率和准确性,但医生的专业判断和临床经验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