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6岁老人揭秘:12字养生秘诀助长寿!
在北京,有一位106岁的高寿老人,他的晚年生活比许多年轻人还要充满活力。68岁退休后,他非但没有闲下来,反而被返聘工作到80岁;82岁时,他还毅然决然地走进了老年大学的大门;如今106岁了,依然能打太极、用电脑打字,精神矍铄,思维敏锐。
这位老人的孙子已经75岁了,家族中四世同堂,其乐融融。面对众人对长寿秘诀的好奇,老人只是神秘一笑,用简简单单的12个字就概括了自己的养生之道——“体有小劳,神有所托,豁达大度”。
近日,一位名叫瑞姐的博主有幸探访了这位长寿老人。看到老人的状态,瑞姐惊叹不已,称赞他是自己见过最长寿、最有活力的老人。老人出生于1919年,见证了新中国百年的风雨历程。那个时代的人结婚早,他31岁就当上了爷爷,如今大孙子已经75岁,孙女也60多岁了。
老人的生活经历颇为丰富,他经历过民国的动荡时期,也见证了日本侵华战争的残酷。直到建国后,生活才逐渐好转。1952年,他加入北京日报印刷厂,一干就是45年,还当上了厂长。老人见证了报刊时代的辉煌,68岁时想退休,却因能力出众被返聘,直到80岁才正式离开工作岗位。
退休后,老人并没有选择安逸的生活,而是继续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82岁时,他报考了老年大学,学习绘画和书法。老人的作品令人啧啧称奇,画作栩栩如生,充满意境之美。他认为,忙碌而充实的生活是长寿的关键。
老人的长寿秘诀“体有小劳,神有所托,豁达大度”蕴含了深刻的智慧。他坚持做一些小劳动,如打太极,让身体保持活力;通过学习和爱好让精神有所寄托,心灵得到滋养;始终保持豁达的心态,不钻牛角尖,不为琐事烦恼。老人笑称自己希望活到200岁,见证下一个世纪,但他也不强求,只愿每天开心快乐地度过。
这种心态和行为不仅有助于长寿,还能减少压力,放松身心。我们可以从老人身上学到很多,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豁达的心态,把这12个字的箴言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相信我们的身体也会更加健康。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