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重拳整治‘二次号’乱象!200+App一键解绑历史账号,防隐私泄露、防误登前任账户
手机号码“复活”后竟能登录前任机主账户?工信部出手终结隐私泄露危机!5月15日,工信部发布《2024年第一季度电信服务质量报告》,明确要求电信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联合推出“二次号码焕新”服务,用户通过电信运营商App即可一键解绑前任机主绑定的200+主流App账号,彻底斩断“二次号”与历史互联网账户的关联链。
“二次号”隐患:从快递信息到消费记录全泄露
据调查,我国每年有超3000万个手机号码在3个月冻结期后重新投放市场,但这一资源盘活举措却暗藏隐私风险。多名用户反馈,新办手机号后竟能通过验证码登录前任机主的淘宝、美团账户,甚至收到其快递信息、购物平台消费记录等隐私数据。更危险的是,部分金融类App未强制要求二次验证,导致新用户可能误操作前任账户资金。
“三步走”策略终结“前任账号”噩梦
为系统性解决“二次号”注册难题,工信部推出组合拳:
- 全流程提醒:要求运营商在用户开户、过户、注销时,强制弹出“互联网应用解绑”提示,中国移动市场部副经理刘晓川透露,该功能已覆盖全国10万+营业厅及App;
- 多通道登录:互联网企业需支持邮箱、身份证等非手机号验证方式,确保已注销号码用户可继续使用服务;
- 技术协同平台:工信部联合中国信通院、三大运营商及头部互联网企业(如腾讯、阿里、字节)打造“二次号解绑技术服务平台”,实现跨App数据实时同步。
200+App已接入,覆盖超8亿用户
截至5月,微信、支付宝、抖音、京东等200+主流App已完成系统改造,支持用户通过运营商App一键解绑历史账号。以淘宝为例,新用户输入手机号后,若系统检测到该号码为“二次号”,将自动弹出“解绑前任账户”选项,用户点击确认后,30分钟内即可完成与前任账户的解绑。
专家:隐私保护需从“源头”到“终端”全链条治理
中国互联网协会隐私保护专家王磊指出:“二次号问题本质是资源再利用与隐私保护的矛盾,工信部此次推动的‘技术解绑+流程改造’模式,为全球提供了中国方案。”他建议,用户办理新手机号后应主动使用解绑功能,同时互联网企业需加强“二次号”识别算法,对登录异常行为(如异地登录、新设备登录)进行二次验证。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