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 发现热搜榜和排行榜

手机智能助手使用指南:如何避免信息泄露风险?

今日新鲜事 AI生成 2025-03-13 09:56

 

“帮我订个附近的午餐”“帮我建个面对面群聊”……随着手机智能助手的普及,只需简单语音指令,就能轻松调用各类App,完成打车、导航、点餐等多种任务。手机智能助手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流程,让生活更加便捷高效,因此备受用户欢迎。然而,随之而来的信息泄露、隐私暴露及安全隐患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

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许多手机智能助手通过AI多模态大模型,在绕过第三方App授权的情况下,利用识屏+模拟点击技术实现各种功能。识屏即截屏后理解分析屏幕内容,模拟点击则是利用手机的“无障碍权限”识别按钮坐标,直接操作App内部功能。

隐私风险不容忽视

记者发现,部分手机智能助手需要用户授权开启无障碍服务权限,有的甚至默认开启,且未提供关闭选项。无障碍服务本是安卓系统为残障人士设计的功能,旨在让他们更便捷地使用手机。然而,这一功能却被部分手机智能助手利用,带来了隐私风险。

北京市君益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杨子江表示,一旦开启无障碍服务,手机智能助手就能获取手机屏幕上的所有信息,包括个人身份、聊天记录、地址甚至密码框内容。结合自动点击功能,用户的资金安全也可能受到威胁。

北京潞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黄艳认为,无障碍权限虽然对特殊需求群体有帮助,但普通用户应谨慎开启,因为该功能调用限制较少,理论上可执行所有屏幕操作,容易引发数据滥用或过度采集信息的问题。

谨慎授予权限,保护隐私安全

手机智能助手高度依赖云端大模型,用户指令理解、截屏识别等工作多在云端完成。杨子江指出,这可能导致大量用户数据被手机厂商获取,加大了数据泄露的风险。

为了保护隐私安全,用户在使用手机智能助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充分了解开启无障碍服务后的网络安全风险;仔细阅读智能助手的隐私政策,了解数据收集范围、用途和存储路径;使用时密切关注智能助手动向,避免误操作;使用后尽快关闭无障碍服务;涉及支付、转账等场景时尽量避免使用智能助手辅助操作。

黄艳建议用户谨慎授予无障碍权限,注意授权范围,定期审查已授权的应用列表和账户设置中的隐私选项,及时撤销不再需要或可疑的应用权限,删除不必要的账户和数据。

完善立法,加强监管

杨子江认为,手机智能助手的推广使用应经过App和消费者的双重同意,并清晰告知消费者相关权限及可能存在的数据泄露和安全风险。为确保消费者能够真正理解并自愿同意隐私政策,应改进告知同意规则,提升透明度和有效性。

黄艳表示,手机智能助手涉及多个主体,数据在不同主体间流动,导致责任关系难以区分,给监管带来挑战。虽然一些手机厂商已在保护个人信息方面进行了完善,但仍存在数据用途说明不够清晰、用户难以充分认知隐私政策等问题。

此外,现有监管法律法规对新兴技术的数据处理活动虽有特殊规定,但在新技术应用初期仍存在法律规制滞后的问题。杨子江指出,手机AI助手还可能涉嫌不正当竞争,干扰第三方App的营利机制,损害App厂商的利益。

为确保合规,黄艳建议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完善用户数据处置流程的合法合规性,构建智能化内部防御系统,实时监测和拦截潜在的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风险。同时,职能部门应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加大法律规制和监管力度,厘清各方责任,防范手机智能助手使用带来的隐私泄露风险。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