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鲜事 - 发现热搜榜和排行榜

公共场所女性“如厕难”如何破局?专家建议将公厕性别比例纳入强制国标

今日新鲜事 AI生成 2025-03-22 09:06

 

看完电影,观众们纷纷涌向卫生间,然而女厕门口却排起了长龙,男厕却相对“清闲”。这样的场景,在商场、景区、车站等公共场所屡见不鲜。女性“如厕难”问题,再次引发了社会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周世虹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提案,建议从设计端改革,强制规定女厕与男厕比例,以解决公共场所女厕排队现象严重的问题。这一提案迅速引发了广泛讨论。

多名女性向记者分享了她们的“如厕困境”。无论是在黑龙江哈尔滨的演出后,还是在广东深圳的商场购物时,甚至是在北京机场的候机过程中,女性都常常面临如厕排队的困扰。有时候,排队上厕所的时间甚至超过了游玩或等待的时间,让女性倍感无奈。

为何女性在公共场所上厕所如此困难?数据显示,由于生理结构差异,女性如厕所需的平均时间是男性的1.5倍至2倍。然而,当前很多公共场所的男女厕所设计比例却是相等的,这导致女厕坑位相较于男厕会减少20%到30%。

此外,女厕多为隔间式设计,大小便不同需求的人不能分开选择、坑位被清洁工具挤占、有人占用隔间长时间化妆等情况,也加剧了女性等待时间长的问题。部分老旧公厕受建筑结构限制难以改造,尽管相关标准已经修订,但地方落实时往往因成本、空间或规划惯性打折扣。

西南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教授赵树坤指出,造成女性如厕困境的原因具有多重性,包括男女生理差异、传统公厕设计未体现这种差异、成本考量以及平等权实质保障问题。她认为,公厕资源分配从本质上涉及平等权、社会权等权利保障问题,部分管理者、设计者、实施者未充分认识到性别平等在公共服务中的重要性。

为了破解女性“如厕困境”,各地正在积极探索解决方案。广东深圳在部分公园实现了男女厕位1:2的比例,并增设了潮汐门,可以临时将部分男厕位调整为女士专用。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区则设置了独立隔间式无性别厕所,缓解了女厕压力。

然而,这些尝试仍然不够。赵树坤建议,应推动标准强制化,将公厕性别比例纳入“强制性国家标准”。同时,她还提出了加强女厕总量供给、推广灵活性厕所设计、引入智慧化管理等具体建议。

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婚姻家事部主任方洁则认为,除了增加女性卫生间坑位之外,还可以增加功能分区,如设置母婴室、换装室等,以分流使用者,减小女厕所的使用压力。同时,她强调需要厘清管理责任人,确保相关法规能够落地实施。

女性“如厕难”问题不仅关乎女性的基本权益,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只有法律、规划与技术多管齐下,才能实现“如厕平等”这一基本权益。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女性创造一个更加便捷、舒适的如厕环境。

 

声明:本文图片、文字、视频等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本站无法甄别其准确性,建议谨慎参考,本站不对您因参考本文所带来的任何后果负责!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做删除处理,谢谢。

 

相关内容